辦公室的歷史:跨世紀的辦公室趨勢(下)

辦公室的歷史:跨世紀的辦公室趨勢(下)

上次小編整理了古代(根本上..上...上...古時代吧~ಠ_ಠ)的辦公室設計&起源,這次拜託來點摩登的畫面吧(跪)
所以我們這次從18世紀工業革命繼續看下去!(滿滿歷史感XD)

18世紀商業發展

直至18世紀,因應商業需求,工業生產技術引發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商業也逐漸興起,世界各地進行小規模的跨國通商貿易,並持續在東南亞及大洋洲建立殖民據點,軍事相關工程與策略也就此展開。在此期間,最知名的大型建物辦公處案例,就是"金鐘大廈"及"東印度公司"

金鐘大廈(The Old Admiralty Office)

由建築師Thomas Ripley建於1726年,也稱為Ripley Building。除了是英國第一座專門建造的辦公室,也是為皇家海軍建造的軍事建物,直至今日,仍由英國國際發展部(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使用。

圖片來源:google圖片(old Admiralty office)

東印度公司(East India House)

英國的第二座專用辦公大樓,於1729年由英國皇家給予15年東印度貿易專利特許的「東印度公司」成立。當時經商範圍橫跨印度及大亞洲地區,東印度公司需要一個總部來容納數千名的員工,以處理及研擬他們在與印度和亞洲進行長途貿易時繁瑣的手續及官方因應對策

照片來源:wiki-East India House

特別的是,在東印度公司擔任的職員Charles Lamb曾在日記中提到「漫長的工作時間-星期五,我從早上10點到晚上11點一直在辦公室。但你不知道日復一日的困在四片牆壁的空氣有多煩悶」。Charles的筆記留下了當時許多與工作有關的壓力證明,也彰顯當時辦公室的生活與現下並無太大差異。 (小編注腳:嗚嗚幫QQ,如果能在20世紀體驗work from home就好了~

20世紀

聽過開放式辦公(open-office)嗎? 不論你喜歡或不喜歡,這種由建築師Frank Lloyd Wright設計的空間布局大力的在我們的辦公室史上主導,最經典的案例即為拉金行政大樓(Larkin Administration Building)。而20世紀期間辦公室的設計又有哪些觀點注入呢? 請繼續看下去~


圖片來源:wiki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ubicle

Action Office行動辦公室

未必所有工作型態都適合開放空間,有一些職員需要多一點隱私。最早的Action Office是1960年由辦公家具大廠Herman Miller提出來的,辦公空間呈現半封閉(隔間)工作區的概念,提供給個人有個性化的布置,也滿足公司管理與員工隱私的需求。

圖片來源:herman Miller

Cube Farm/Cubicle

而在1980年代時,Herman Miller為了配合辦公整體空間不大而進行Action Office型態的優化,同時也將隔板拉高,解決員工注意力分散的問題,更可以專注在自己的工作上。

圖片來源:HubbleHQ

Coworking (共用辦公室)

隨著企業蓬勃的發展,個人化的小型、微型企業也慢慢出頭,甚至是自由工作者的概念成熟,採取共享制度及以簡單的方式租賃辦公室以因應這些需求也使共用辦公室有所發展。

圖片來源:科技新報

Hot Desking (熱桌)

不固定式的座位,讓你先搶先贏,而且每天都可以不同的同事並兼工作,也是拓展人際關係的好辦法。目前台灣微軟就是採用這樣的熱桌工作法,提升工作空間的使用性。

圖片來源:wework

Digital Nomad(數位游牧)

配合科技及數位工具的結合,工作似乎不再受到地域的限制,甚至有人將遠端工作與旅遊結合,成了所謂的數位游牧(Digital Nomad)

圖片來源:freepik

看完以上的辦公室發展及空間規劃史之後,小編來幫大家總結一下。
過去,辦公室是因工作而生,需要容納大量的人員並進行輕鬆、順暢的溝通,並確保紙本文件傳遞正確無誤。

而現在,因為有數位及科技工具的輔助下,資訊傳遞更加容易,因此,創建一個讓員工感到快樂、有動力的空間反而是促進員工在心理上更加有工作動力的因素。

簡單來說,辦公室空間設計並非”偶然”發生的,對於工作心理學、技術發展以及其他文化因素的研究是現在及未來辦公室規劃的重點,aka樂見於為您提供更多更人性化的產品及服務。

上一篇閱覽:辦公室的歷史:跨世紀的辦公室趨勢(上)
參考來源:
Hubble HQ<The History of the Office: Office Trends through the Centuries>
Senion : the ancient roots of working in an office
科技報橘: 微軟辦公室一遊

Added to Cart
Shopping Cart Updated
Network error, please try again!